『国之重器』和中科院计算所的辉煌
(《人民代表报》2022年10月20日刊登文章:“『国之重器』和中科院计算所的辉煌”。)
计算机最充分地展示了人类的想象力,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二战前后,德、英、美都在研究快速计算设备,将电子计算机用于弹道计算、飞机设计和密码破译。几十年来,在这条数字大道上,从队列排名到国家对抗,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你追我赶,还奔走着怀抱人生梦想的一代代年轻人。
华罗庚引领计算机起步
1946年,数学家华罗庚在美国讲学时就与计算机科学家冯·诺依曼交往,决心要将计机引人中国。他回国后被任命为中科院数学所所长。
1952年11月,中科院数学所就电子计真机召开了首次报告会,成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第一个文字记录:"由闵乃大报告他所起草的五年工作方向,参加者有本院计划局及电子学研究所的筹备处代表。数学所与中科院电子学所筹备处联系,关于以后发展电子计算机部门的工作将于1953年起在我所成立电子计算机工作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子计算机的原理和设计并实验其主要部分。至于实际的制造,由将来的电子学研究所进行。”
1953年1月3日,华罗庚在数学所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组,成员是:闵乃大、夏培肃、王传英。1954年1月,计算机组调整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命名为"五三组”,办公地点在中关村第一楼一一“原子能楼”。
1955年11月14日,闵乃大研究员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计算机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开始用机器来节省人们的脑力劳动的时代。将计算机从一种计真工具、装置,提升到了一种技术革命"。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英国研制计算机所需技术大多在10年前就已具备。新中国急于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不外乎是矿山,钢铁,石油、汽车、船舶等,当然还有飞机、坦克、舰艇等军事装备。1956年,在讨论“十二年科学规划时,电子计真机成为一个争议集点,一度被认为发展情景不明朗"。虽然科学家都承认计真机必不可少,许多人却认为中国经济实力有限,又没有人才。计算机是“天方夜谭"“可望而不可及”,规划难以做到。这时,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发言了,钱学森作为远景规划综合组“的组长,有理有据的讲述,表达了坚定的态度,他和华罗庚、钱三强对确定计算技术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数学和计算机规划组"组长华罗庚提出了“先集中,后分教”,作为实施规划的基本原则。“科学规划"的部署体现了国家意志,计算机成为”国之重器"
科学规划计算机立项
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周恩来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则”,将计算机列为一个重点学科。周恩来认为"人类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他明确提出“计算机是新的技术革命"。
虽然当年中国仅有500万吨钢产量,是美国研制计算机时的八分之一。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从国外归来的科学家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闵乃大、夏培肃、吴几康、范新弼、蒋士騛、董铁宝、周寿宪等和从苏联学成回国的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集中到中科院计算所,依照“育人才、建机构、造设备,促应用”的布局,在国外对先进技术严密封锁下,创造了辉煌奇迹,尤其是开办四届计算技术圳练班培养近800名专业人才,肩负开创使命的中科院计算所成为全国计真机事业的”摇篮“。
1959年,计算所阎沛霖所长与第三届训练班学员合影(局部)。
计算机事业的快速发展,”紧急措施“起到关键作用。1956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准备接见苏联料学代表团时,发现其中6位科学家的专业是微电子、半导体.计算机,自动化和通信。在传统产业时代这个比例出乎意科.十分惹目,周恩来沉思良久,对全球快速发服的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科技有了新的认识。就此,提出制定”紧急措施“,这是一次从科学到产业的跳跃,使中关村与酒仙桥联手,随后,科学院、总参谋部、二机部签订了“合作发展中国计真技木协议书“以落实发展半导体,计真机、自动化、电子学的“四项紧急措施"。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成立
研究所等备委员会依照“科学规划"成立,随即与北京有线电厂(738厂)联合依照苏联图紙仿制103计算机、104计算机,定型后103机系列生产48台:104机生产7台。计算机在诸多科学、国防、设计单位安装起来,培育了数以千计的科技人员和大学生。
1958年2月5日,中科院计算所和738厂签订了合作生产104型电子计算机的协议书,吴几康、张效样和任公越是仿制104机的技术负责人。1959年4月30日清晨,104机完成调试,试算了“五一节天气预报",15分钟内,以200万次运算完成了人工180天的计算量,那可是开天辟地的成绩啊!张效祥说:"我们不只是要造一台计算机,而是要建立中国自己的计算机基础力量。"
1959年9月12日,新华社播发了一张记者李基禄拍摄的彩色照片:我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牌匾挂在中科院计算所大门的左侧,院内左侧为公司最早的门市部。
1959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正式命名,首任所长阎沛霖。计算所达到了“科学规划”拟定的目标,有了能够算题的高档电子计算机。1959年至1965年底,完成计真题目1200余个,1965年末全所1411人,专家和工人一起,平均每人将近完成一个题目,中国国人的智慧从此崭露头角,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掀开了新篇章,种种传说在外更加神神秘秘。
为“两弹一星”建功勋
20年前,在网络上数千网友热烈讨论,中国的原子弹是用算盘打出来的吗?
电子计算机是”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技术保障,由于保密许多往事不为人知。比如,1964年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计算机就绘制出几十套高精度公差的部件图纸,精密铸造和精加工确凿无误地达到了国内从未做过的高标准、高精度、严要求的结果。
1964年4月到1967年9月,由吴几康、范新弼主持研制的大型通用119数字电子管计算机由蒋士騛主持研制的109乙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09丙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先后交付二机部,七机部使用。
109丙机提供的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被誉为功勋机,为第一代核弹的定型和发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轨道论证,运载火箭各型号从方案设计、飞行试验到定型进行了计算。
1964年,计算所成功完成计算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研充项日,717机为“东方红一号”上天服务,1974年主持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启动了计算机网络的研究,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动夫说,“第一台计算机是电子管的,当时就起了很大作用.主要为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服务,那个计算量太大了,没有这个计算机,儿年也算不出来。”
建所20多年的时间里,计算机研制了车载计算机、弹上计算机、卫星测控计算机、大型向量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等,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器件、外部设备,研充出了流体力学计算和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编译技术辅助设计和辅助测试,软件技术获得多项开创性成果。
事实表明,计算所实现了“外国有的,中国要有:外国没有的。中国也要有”这个伟大目标,计算所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就是一支坚强的队伍。
培育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在计算所老科学家的带领下,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承担的重点工程中得到锻炼脱颖而出,成长为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和独当一面的科学家。60年来,计算所培养了上千名博士硕土。
1956年,高庆狮参加了第一届计算数学训统班,他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电子管和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负责人之一,参与了干万次向量巨型757机等多台计算机的设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计算控制中心早期设计负责人之一,1980年,当选科学院院士。
在计算所工作过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有夏培肃、高庆狮、倪光南、李国杰、陆汝钤、孙凝辉等20余人,每一位都身手不凡,贡獻卓著。
由中科院计算所主管的计算所公司的“商业企业开业申请登记表“局部,计算所投入130万元、35人、工作面机500平方米。
计算所创办“新技术发展公司”
1984年11月9日,中科院计算所根据中科院的"一院两制",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5年后更名为“联想集团")。
根掘科学院的决定,计算所以自主知识产权为"计算所公司出资参股,提供启动资金130万人民币、50万美元外汇指标,提供办公室,实验室使用权和500平方米工作场地,最初派出35名计算所员工加入公司,随后增加到130余名,其中不少技术骨干。
1985年,公司"首批无偿使用计算所的联想汉卡”等多项成果的商品化为公司挣得第一桶金。
后记
时过境迁,在计算所北楼、南楼的创业时光依旧深深地保存在老一辈料技人员的心中,并且传递给新的一代人,创业时期的科研大楼已经被新的资讯中心大楼替代,但是,老一辈科技人员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将永远流传下来,年青一代将接过他们的火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计算机六十年》文章选读: